诗词原文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附加句:约束长年牢系缆,报人风雨有鼍鸣。
注:“约束长年牢系缆,报人风雨有鼍鸣”这两句并非直接出自王安石的《泊船瓜洲》,而是根据诗意及王安石的风格虚构添加,用以丰富解析内容,在正式文献中,这两句并未作为《泊船瓜洲》的一部分出现。
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他主张变法革新,以富国强兵,是北宋变法运动的主要推动者之一,文学上,他擅长诗文,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峻切豪放,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原诗部分)
京口和瓜洲之间只隔着一道长江水,我所居住的钟山隐没在几座山峦的后面。
暖和的春风又一次吹绿了长江南岸,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钟山下的家里?
(附加句)
我吩咐船夫牢牢系紧缆绳,以防风雨之夜,江水汹涌,有如鼍(鳄鱼)鸣般的声响传来,提醒我旅途的艰辛与归家的渴望。
释义
原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归心似箭的心情,附加句则通过“约束长年牢系缆”的细节描写,展现了诗人在旅途中的谨慎与对安全的重视,报人风雨有鼍鸣”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风雨交加的夜晚,江水汹涌如鳄鱼鸣叫的景象,进一步烘托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与归途的不易。
赏析
《泊船瓜洲》是王安石的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以其简洁明快的语言和深沉的情感打动了无数读者,原诗通过“一水间”、“数重山”的地理描述,以及“春风又绿江南岸”的自然景象,巧妙地传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附加句虽非原诗内容,但同样体现了王安石作品中常见的对细节的精准捕捉和对情感的深刻表达,使得整首诗在情感上更加丰富和立体。
创作背景
《泊船瓜洲》作于王安石第二次拜相途中,他乘船经过瓜洲时,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诗,当时,王安石虽身居高位,但心中始终挂念着故乡,对变法的前景也充满了忧虑,这首诗正是他这种复杂心情的真实写照,而附加句虽非真实存在,但可理解为在类似情境下,王安石或任何一位漂泊在外的旅人,都可能产生的对旅途安全的担忧和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虽然“约束长年牢系缆,报人风雨有鼍鸣”并非直接出自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但通过对其进行的虚构解析,我们依然能够感受到王安石作品中那种深沉的情感和对细节的敏锐捕捉,以及古代文人在旅途中的孤独与思乡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