柂边潮水落还生,篷底寒灯灭复明。下一句是什么?

小编66个月前

诗词原文

江行无题

唐·钱珝

柂边潮水落还生,篷底寒灯灭复明。

帆势依风势欲转,橹声摇月碎金鸣。

作者及朝代

作者:钱珝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钱珝,字瑞文,晚唐时期的文学家、官员,生卒年不详,他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好学不倦,才情出众,钱珝曾任校书郎、蓝田尉等职,后因战乱流离失所,仕途坎坷,他的诗文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是唐代文坛上的一位重要人物。

译文

船舵边的潮水退去又涨起,船篷下的寒灯熄灭后又重新亮起,船帆借着风力似乎要转向,橹声在月光下响起,如同碎金般清脆悦耳。

释义

柂边潮水落还生:描述了船边潮水涨落的自然景象,象征着人生的起伏不定。

篷底寒灯灭复明:寒夜中船篷下的灯火忽明忽灭,暗示着旅途的艰辛和人生的无常。

帆势依风势欲转:船帆随风势而动,预示着人生的方向往往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

橹声摇月碎金鸣:橹声在月光下响起,如同碎金般清脆,增添了夜晚的静谧与神秘。

赏析

这首诗以江行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船上的生活细节,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旅途艰辛的深刻感悟,首句“柂边潮水落还生”以潮水涨落为喻,暗示人生的起伏不定;次句“篷底寒灯灭复明”则通过灯火的明灭,反映了旅途的艰辛和人生的无常,后两句“帆势依风势欲转,橹声摇月碎金鸣”则进一步描绘了船帆随风而动、橹声在月光下响起的景象,增添了诗歌的意境和美感,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对生活的深刻洞察和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钱珝仕途不顺、流离失所的时期,在战乱频仍、社会动荡的背景下,钱珝可能经历了许多人生的起伏和艰辛,他通过描绘江行的自然景象和船上的生活细节,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旅途艰辛的深刻感悟,这首诗也反映了钱珝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尽管面临困境,他依然能够保持一颗平静而敏锐的心去观察和感受世界。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