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古诗出自宋代诗人范成大的《晚春田园杂兴》系列之一,具体原文如下:
晚春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蝴蝶双双入菜花,日长无客到田家。
鸡飞过篱犬吠窦,知有行商来买茶。
小园烟草接邻家,桑柘阴阴一径斜。
卧读陶诗未终卷,又乘微雨去锄瓜。
老盆初熟杜鹃花,啼鸟正繁梅子酸。
恰则东风吹雨过,小楼一夜听春寒。
乌鸟投林过客稀,前山烟暝到柴扉。
小童一棹舟如叶,独自编阑鸭阵归。
四时田园杂兴,采菱辛苦废犁锄。
薄暮收纶渔浦远,乱蛙声里夕阳孤。
新晴夜雨少,客少门庭静。
床脚近茅檐,一夜春苔生。
高田二麦接山青,傍水低田绿未耕。
桃杏满村春似锦,踏歌椎鼓过清明。
老眼看书全似雾,春风吹泪落灯花。
病躯只合归田里,乞与人间作散人。
颓然却恨贪春睡,不尽城头画角哀。
作者简介:
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字至能,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诗人,范成大素有文名,尤工于诗,他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其作品在南宋末年即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到清初影响更大,有“家剑南而户石湖”的说法,今存诗1900余首,收录于《石湖居士诗集》等作品中。
译文:
我慵懒地躺在床上,恨自己贪恋春日的睡眠,以至于错过了许多时光,而城头上传来的画角声,哀怨悠长,似乎永无尽头。
释义:
“颓然却恨贪春睡”描绘了诗人因贪恋春日温暖而沉睡不醒,醒来后却感到懊悔和自责的心情。“不尽城头画角哀”则通过城头上连绵不绝、哀怨悲凉的画角声,营造出一种凄清、哀婉的氛围,与诗人的心境相呼应。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春日时光的珍惜与惋惜,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哀愁,前句“颓然却恨贪春睡”通过“颓然”一词,生动地描绘了诗人慵懒、无力的状态,而“恨贪春睡”则透露出诗人对虚度时光的悔恨,后句“不尽城头画角哀”则以哀怨的画角声为背景,进一步烘托出诗人内心的悲凉与哀愁,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范成大在晚年时期,辞官归隐于石湖,过上了田园生活,他在此期间创作了大量的田园诗,以表达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现实社会的逃避,这首《晚春田园杂兴》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诗人通过描绘春日田园的景象和自己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哀愁,也体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