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闲居
唐·白居易
门无车马日常关,门有车马行迹罕。
门无车辙亦何恨,有此两君堪与言。
身外无求似我闲,今人有几得如闲。
心情尽日不能言,独坐空斋对众山。
(注:虽然您提供的关键词仅涉及了部分诗句,但此诗为完整呈现意境,故列出全诗,关键词“门无车辙亦何恨,有此两君堪与言”确为该诗中的句子。)
作者及朝代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以通俗易懂、贴近民生著称,对后世影响深远,白居易一生仕途坎坷,但始终保持着对人民生活的深切关怀,其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表达了对民生疾苦的同情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译文
门前没有车马的喧嚣,日常门户紧闭;即使有车马经过,也鲜有行迹留下,门前没有车辙又有何遗憾呢?有这两位朋友可以交谈就足够了,我身外无求,生活闲适如我,如今又有几人能像我这样悠闲呢?心中的情感整日难以言表,只能独自坐在空荡荡的书斋里,面对着众多的山峰。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满足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人通过描绘门前车辙的稀少,暗示自己远离尘嚣、生活宁静的状态,他强调有知己相伴的珍贵,即使外界纷扰,只要有朋友可以倾诉,便足以感到满足。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诗人通过对比门前车辙的稀少与友情的珍贵,突出了友情在人生中的重要地位,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现实社会的疏离感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白居易仕途不顺、生活相对闲适的时期,在唐代,文人墨客常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生活态度,白居易作为一位关心民生、追求理想社会的诗人,他的诗作往往反映了他对现实社会的观察和思考,在这首诗中,他通过描绘自己的闲适生活和珍视的友情,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疏离感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也体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