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
唐·刘长卿
白云深处葺茅茨,
绿竹猗猗映小池。
篱落花开春日暮,
不知自此随缘住,
更把晨窗粥几杯。
作者及朝代
作者:刘长卿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刘长卿(约709年-约786年),字文房,唐代著名诗人,河间(今河北河间)人,他早年曾任监察御史,后因避乱流寓江南一带,晚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刘长卿的诗作擅长五律,工于铸意,诗风清丽雅正,多写个人遭际和山水景物,尤以羁旅愁思和隐逸闲情为甚,在唐代诗坛上享有较高的声誉。
译文
在白云缭绕的深处修建了简陋的茅屋,翠绿的竹子摇曳生姿,倒映在小池塘中,篱笆旁的花朵在春日黄昏时分静静绽放,我不知道从何时起,就这样随遇而安地住在这里,每天清晨还会在窗前煮上几碗粥。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隐居山林的生活场景,通过“白云深处”、“绿竹猗猗”、“篱落花开”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清幽、淡泊的氛围,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这种随遇而安、简单质朴生活的满足和享受,尤其是“不知自此随缘住,更把晨窗粥几杯”两句,更是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心境。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淡泊的山居生活画卷,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山居环境的清幽、雅致以及自己内心的平和、满足表现得淋漓尽致,尤其是“不知自此随缘住”一句,更是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豁达态度,即无论身处何地,都能随遇而安,享受生活的美好,而“更把晨窗粥几杯”一句,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简单质朴的生活方式和淡泊名利的心境,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刘长卿的仕途不顺和晚年隐居生活有关,刘长卿在唐代中期经历了仕途的坎坷和战乱的动荡,晚年选择隐居山林,过上了简单质朴的生活,这首诗正是他在隐居期间,对山居生活的真实写照和内心感受的抒发,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以及他面对人生困境时的豁达和超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