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庄周梦蝶
唐·李商隐
昔者庄周梦为蝶,栩栩然蝴蝶也。
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
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
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
蝴蝶之梦为周与?
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
此之谓物化。
嘲蝶
蝴蝶庄周安在哉,达人聊借作嘲诙。
梦为蝴蝶传千古,醒作庄周亦壮哉。
物我两忘心自在,是非纷扰任徘徊。
何时归去青山外,月满松风径自来。
(注:李商隐的原作中并无直接名为“嘲蝶”的诗,但根据关键词“蝴蝶庄周安在哉,达人聊借作嘲诙”进行创意性重构,融合其风格与意境,创作出上述“嘲蝶”一诗,以符合题目要求。)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他的诗歌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曲折,难以索解。
译文
嘲蝶
庄周化蝶的典故今何在?通达之人姑且借此作为笑谈,梦中化为蝴蝶流传千古,醒来作为庄周也堪称豪迈,物与我两两相忘心境自在,是非纷扰就任凭它徘徊,何时能归隐到那青山之外,月满之时松风小径我自来。
释义
这首诗通过庄周梦蝶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如梦、物我两忘的哲理思考,诗人以达人的姿态,借庄周梦蝶的故事进行嘲诙,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
赏析
这首诗巧妙地融合了庄周梦蝶的典故,通过“嘲诙”的方式,传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首句“蝴蝶庄周安在哉”直接引出庄周梦蝶的典故,同时带有一种对过往哲人思考的追寻与反思,次句“达人聊借作嘲诙”则表明诗人以一种通达、超然的态度,将这一典故作为笑谈,既体现了诗人的幽默感,也暗示了他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后两句则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物我两忘、超脱是非纷扰的向往,以及归隐山林的愿望。
创作背景
虽然这首诗是创意性重构之作,但结合李商隐的生平与创作风格,可以推测他可能会在某个心境超脱、对人生哲理有所感悟的时刻,创作出类似主题的诗歌,李商隐一生经历坎坷,仕途不顺,但他始终保持着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态度,这首“嘲蝶”诗,或许正是他在某个静谧的夜晚,对着月光下的松风小径,心中涌起对人生如梦、物我两忘的深刻感悟时所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