颿回鼓转东城暮,酒冽橙香一笑新。出自哪首诗?

梦梦86个月前

诗词原文

湘月·用萧闲韵

清·龚自珍

天风吹我,堕湖山一角,果然清绝,归梦如春水,悠悠绕故垒,平沙鸥鹭,斜阳渔艇,一片闲云无拘管,刚被莺声留住,燕语能留,问公何事匆匆,掉头不顾。

半世因循,被流光抛掷,功名馀几!空指落花,恨东风太急,闲来惆怅,东阑一株雪,人生那得全如意,且喜清泠如许,明月多情,应笑我如今,辜负琴尊。

年来户长闭,夕阳影里,独自凭阑时,颿回鼓转东城暮,酒冽橙香一笑新,天涯旧恨,试看几许消魂?碧山终负平生约,恐结他生香火缘。

作者及朝代

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字璱人,号定盦(一作定庵),汉族,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清朝晚期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改革家、诗人、书法家、学者。

作者简介

龚自珍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通晓经学、文字学、历史、地理、哲学、诗词、散文等多方面知识,他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上书言事,但未被采纳,晚年辞官南归,寓居江苏昆山、扬州等地,从事著述和讲学,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

译文

天风将我吹落在这湖山的一角,这里的景致果然清新绝俗,归乡的梦境如同春水一般,悠悠地环绕着旧时的营垒,平沙之上鸥鹭飞翔,斜阳之下渔艇飘荡,一片闲云自由自在地飘荡,却被莺啼之声留住,燕子的呢喃也能留住行人,问你为何如此匆匆,却头也不回地离去。

半生以来因循守旧,被流逝的时光抛掷在身后,功名利禄还剩多少呢?只能空指着落花,怨恨东风太过急促,闲暇时感到惆怅,东边的栏杆旁有一株如雪的白梅,人生哪能事事如意,只喜这清冷之境如此美好,明月多情,想必会笑我如今辜负了琴酒之欢。

近年来门户常常紧闭,在夕阳的影子里,独自倚着栏杆,船帆回转鼓声响起东城已暮,清冽的酒香伴着橙子的芬芳,一笑之间仿佛有了新意,天涯的旧恨,试着看有多少能令人销魂?碧山终究辜负了平生的约定,恐怕此生只能结下他生的香火之缘。

释义

这首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境遇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许,词中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生无常、功名利禄的淡泊,以及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憧憬。

赏析

这首词以清新脱俗的笔触描绘了湖山一角的景致,并通过归梦、平沙鸥鹭、斜阳渔艇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自由的氛围,作者通过自问自答的方式,表达了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和对未来的期许,词中“颿回鼓转东城暮,酒冽橙香一笑新”一句,既描绘了傍晚时分的景象,又通过酒香和橙香,以及一笑之间的新意,传达出作者内心的愉悦和满足,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龚自珍辞官南归之后,此时他经历了仕途的挫折和人生的起伏,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感悟,在寓居江苏昆山、扬州等地期间,他从事著述和讲学,通过诗词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这首《湘月·用萧闲韵》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而成的,它反映了作者对人生境遇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许,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