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豌巢笼饼
宋·苏轼
清晨日未出,盎盎春饼香。
便觉此身如在蜀,一盘笼饼是豌巢。
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政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的文学作品题材广泛,风格多样,擅长诗词、散文、书法、绘画,对后世影响深远,在政治上,他虽多次遭贬谪,但始终保持着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其人格魅力和文学成就深受后人敬仰。
译文
清晨时分,太阳还未升起,空气中已经弥漫着春饼的香气,品尝着这笼饼,我仿佛置身于四川之地,一盘笼饼就像那豌豆做的巢穴,让人回味无穷。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苏轼在品尝笼饼时的感受,首句“清晨日未出,盎盎春饼香”描绘了清晨时分,春饼的香气四溢的情景,次句“便觉此身如在蜀,一盘笼饼是豌巢”则表达了苏轼品尝笼饼时的感受,仿佛自己置身于四川,笼饼就像豌豆做的巢穴一样,既形象又富有诗意。
赏析
这首诗以笼饼为题材,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苏轼对食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爱,诗中“盎盎春饼香”一句,用“盎盎”形容香气四溢,形象生动,让人仿佛能闻到那诱人的香气,而“便觉此身如在蜀,一盘笼饼是豌巢”一句,则通过比喻的手法,将笼饼比作豌豆做的巢穴,既富有诗意,又表达了苏轼对四川的怀念和对笼饼的喜爱,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的佳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苏轼的贬谪生活有关,苏轼一生多次遭贬,但他始终保持着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在贬谪期间,他深入民间,体验生活,对各地的风土人情和美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首诗可能就是他在品尝笼饼时,触景生情,有感而发,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苏轼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食的热爱,以及他在逆境中依然保持的乐观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