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酒无欢翻作病,爱诗何得但穷人。的解释

小星86个月前

诗词原文

病中思

唐·李商隐

对酒无欢翻作病,爱诗何得但穷人。

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真。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他生活在晚唐时期,一生经历坎坷,有难言之痛,至苦之情,郁结中怀,发为诗句,幽伤要眇,往复低徊,感染于人者至深,他的诗歌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

译文

面对美酒却毫无欢乐,反而因此生病;热爱诗歌又怎能仅仅让自己陷于贫困之中呢?回想起在匡山读书的日子,如今已头发斑白,是时候回归本真,过隐居生活了。

释义

首句“对酒无欢翻作病”,表达了诗人面对美酒却无法享受其中的欢乐,反而因此生病,透露出内心的苦闷和无奈,次句“爱诗何得但穷人”,则表达了诗人对诗歌的热爱,但同时又感叹自己因诗歌而贫困,无法改变现状的悲哀,后两句“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真”,则是对过去生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向往,诗人回忆起在匡山读书的日子,感叹如今已头发斑白,希望回归本真,过上隐居的生活。

赏析

这首诗是李商隐在病中所作,表达了他对人生和诗歌的深刻思考,首句以“对酒无欢”开篇,点出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无奈,而“翻作病”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苦闷对诗人身体的伤害,次句“爱诗何得但穷人”则表达了诗人对诗歌的热爱和对贫困生活的无奈,这种矛盾的情感使得诗人的内心更加痛苦,后两句则是对过去和未来的回忆与展望,诗人回忆起在匡山读书的日子,感叹时光飞逝,如今已头发斑白,希望回归本真,过上隐居的生活,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诗歌的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商隐在晚唐时期所作,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诗人身处其中,深感无奈和苦闷,他热爱诗歌,但诗歌并未给他带来物质上的富足,反而让他陷入了贫困之中,在病中,诗人对人生和诗歌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写下了这首诗,诗中表达了他对过去生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向往,同时也透露出他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无奈,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李商隐深沉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