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归隐
六朝覆育忝遗民,扶惫归来雪鬓新。
故国山河千里远,异乡人事几多尘。
闲居竹舍清如水,静坐禅房淡似云。
回首前尘如梦影,余生愿作隐逸人。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暮云
朝代:唐代(虚构,因历史上并无确切名为李暮云的唐代诗人,此人物及诗作为创作虚构)
作者简介
李暮云,唐代一位不为史书记载的隐士诗人,据传他生于六朝末年,历经战乱,对世事沧桑有着深刻的体悟,在唐朝建立后,他选择归隐山林,以诗酒自娱,其作品多抒发对过往的感慨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风格清新淡泊,意境深远。
译文
作为六朝覆灭后幸存下来的百姓,我扶着疲惫的身躯归来,发现鬓发已如雪般斑白,故乡的山河远在千里之外,而异乡的人事又充满了多少尘埃,闲居在竹舍之中,生活清澈如水;静坐于禅房之内,心境淡泊似云,回首过去,一切如同梦幻泡影,余生只愿做一个隐逸之人。
释义
六朝覆育忝遗民:六朝指中国历史上的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这里代指六朝时期的动荡岁月,覆育,指覆庇养育,忝遗民,谦辞,意为有幸成为遗留下来的百姓。
扶惫归来雪鬓新:惫,疲惫,雪鬓,白发,形容诗人历经沧桑,归来时已是白发苍苍。
故国山河千里远:表达对故乡的遥远思念。
异乡人事几多尘:异乡的人事纷扰,如同尘埃一般。
闲居竹舍清如水:形容隐居生活的清静。
静坐禅房淡似云:表达心境的淡泊与超脱。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归隐后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感慨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首联以“六朝覆育忝遗民”开篇,点明诗人的历史背景,同时透露出一种历经沧桑的感慨,颔联通过对比故乡与异乡,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现实的无奈,颈联则通过描绘竹舍和禅房,展现了诗人隐居生活的清静与淡泊,尾联以“回首前尘如梦影,余生愿作隐逸人”作结,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的释然和对未来的期许,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以虚构为:在唐朝建立后,经历了六朝动荡岁月的李暮云,深感世事无常,人心不古,他选择离开繁华的尘世,归隐山林,以诗酒自娱,在隐居生活中,他回顾自己的过往经历,感慨万分,于是写下了这首《归隐》诗,以表达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过往岁月的感慨,虽然李暮云在历史上并无确切记载,但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却具有普遍性和永恒性,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