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赠别徐绂
元·刘基
龙墀对策言伤直,山邑迎亲计未疏。
老去功名空自惜,梦回旌旆独踟蹰。
风前白发惊秋晚,月下青萍泣路迂。
他日江南重相见,莫将心事诉樵渔。
作者及朝代
作者: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处州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温州市文成县)人,故称刘青田,元末明初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
朝代:元末明初
作者简介
刘基自幼聪颖异常,神童之誉传遍乡里,十二岁时,入处州郡学读《春秋》,十三岁便师从郑复初学习宋明理学,同时积极准备科举考试,元至顺四年(1333年),刘基赴京城大都参加会试,一举考中进士,随后被元朝政府授为江西高安县丞(正八品),辅佐县令处理政务,但因其才能难以得到充分发挥,不久即弃官归隐,至正二十年(1360年),刘基被朱元璋请至应天(今南京),辅佐朱元璋平定天下,开创明朝基业,并担任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封诚意伯,洪武四年(1371年),刘基赐归乡里,洪武八年(1375年),刘基逝世,享年六十五岁,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世称刘文成、文成公。
译文
在皇宫大殿的台阶上(龙墀)对策时,因为直言不讳而触怒了权贵;在山间小城迎接亲人时,计划并未显得疏漏,年岁渐长,对于未能建立功名的自己只能暗自惋惜;梦中回到那旌旗招展、军队出征的场景,独自徘徊不前,秋风中,白发让我惊叹秋天的到来;月光下,青萍剑(象征武器或志向)似乎在为道路的曲折而哭泣,将来如果在江南再次相见,请不要将心中的烦恼向樵夫和渔夫诉说。
释义
这首诗是刘基赠别友人徐绂之作,诗中表达了自己因直言不讳而遭遇挫折的无奈,以及对未能建立功名的遗憾,也流露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赏析
这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首联“龙墀对策言伤直,山邑迎亲计未疏”直接点明了诗人因直言而受挫的遭遇,以及在山间小城迎接亲人的情景,颔联“老去功名空自惜,梦回旌旆独踟蹰”则表达了诗人对未能建立功名的遗憾和对过去的怀念,颈联“风前白发惊秋晚,月下青萍泣路迂”以自然景象为喻,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愁苦和无奈,尾联“他日江南重相见,莫将心事诉樵渔”则是对友人的深情嘱托,希望友人不要将心中的烦恼向他人诉说。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刘基在元朝末年的政治遭遇有关,刘基虽然才华横溢,但因其直言不讳而多次触怒权贵,导致仕途坎坷,在这首诗中,刘基通过赠别友人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政治现实的无奈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也流露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未来的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