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泪一升悲世事,减愁三尺看君书。的释义

春秋66个月前

诗词原文

题书怀

唐·李群玉

储泪一升悲世事,减愁三尺看君书。

窗前竹影摇书案,月下花香入酒壶。

远望孤云心自静,闲观流水意何舒。

此生不负青云志,且把闲情寄琴书。

作者简介

李群玉,唐代著名诗人,字文山,澧州(今湖南澧县)人,他性情淡泊,一生未仕,游于诸侯之间,以诗名世,他的诗歌才力遒健,辞藻瑰丽,意境深远,尤善写景抒情,是唐代诗坛上一位不可忽视的诗人。

译文

我积攒了一升的泪水,为世间的悲欢离合而悲伤;但当我看到你的书信时,那三尺长的信纸却让我减轻了三分忧愁,窗前的竹影在书案上摇曳生姿,月光下的花香悄悄飘入了我的酒壶,我远望着孤云,内心变得宁静;悠闲地观赏着流水,心情变得舒畅,此生我不会辜负自己的青云之志,暂且将闲情逸致寄托在琴与书之中。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思念,首联“储泪一升悲世事,减愁三尺看君书”直接点题,诗人因世间的悲欢离合而悲伤,但友人的书信却让他得到了慰藉,颔联和颈联通过描绘窗前的竹影、月光下的花香、远望的孤云和悠闲的流水等自然景象,进一步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舒畅,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青云之志的坚守和对琴书生活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情感为主线,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世事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思念,首联的“储泪一升”和“减愁三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颔联和颈联的景物描写则富有诗意和画意,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又烘托了他内心的宁静与舒畅,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青云之志的坚守和对琴书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他高洁的人格和淡泊的情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的个人经历和情感有关,李群玉一生未仕,游于诸侯之间,以诗名世,他性情淡泊,对世间的悲欢离合有着深刻的感悟,在某个时刻,他收到了友人的书信,这封书信让他想起了与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共同经历的美好时光,于是他写下了这首诗来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和对世事的感慨,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琴书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他高洁的人格和淡泊的情怀。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