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严州城楼
宋·方回
闭閤孤城剩放慵,桐江清绝胜吴松。
直须醉卧芦花间,看尽千山万山重。
作者及朝代
作者:方回
朝代:南宋末年至元初
作者简介
方回,字万里,别字渊甫,号虚谷,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南宋末年至元初著名文学家、诗人、诗论家,早年以诗文获知州吕师孟赏识,荐为建德府教授,元兵南侵时,避乱于严州(今浙江建德梅城),元世祖至元二十四年(1287),任建德路总管府同知,不久罢官,晚年寓居杭州,至元三十一年(1294)卒,方回诗作颇丰,题材广泛,多抒发爱国忧民之情,反映社会现实,其诗论主张“江西诗派”为宗,有《瀛奎律髓》、《桐江续集》等传世。
译文
我关闭城门,独自在这座孤城中悠然自得,不再忙碌奔波,桐江的美景清澈绝妙,远胜过吴淞江,我愿意醉卧在芦花丛中,尽情观赏那连绵不绝的千山万山。
释义
闭閤孤城剩放慵:关闭城门,独自在孤城中享受悠闲,不再忙碌。
桐江清绝胜吴松:桐江的美景清澈无比,比吴淞江更加美丽。
直须醉卧芦花间:我愿意直接醉倒在芦花丛中。
看尽千山万山重:尽情欣赏那层层叠叠的群山。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方回在严州城楼上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他对桐江美景的赞美和对悠闲生活的向往,首句“闭閤孤城剩放慵”点明了诗人的心境,他选择关闭城门,远离尘嚣,享受孤独与悠闲,次句“桐江清绝胜吴松”则通过对比,突出了桐江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后两句“直须醉卧芦花间,看尽千山万山重”更是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他愿意醉卧在芦花丛中,尽情欣赏那连绵不绝的群山,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自然之美的情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方回避乱于严州期间,南宋末年,战乱频仍,方回为了躲避战乱,来到了严州,他感受到了桐江的美景和宁静的生活,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心境和对自然之美的赞美,这首诗不仅反映了诗人对悠闲生活的向往,也体现了他在战乱年代中对和平与安宁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