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载诗书成长物,两京宫阙委胡尘。下一句是什么?

风云66个月前

诗词原文

黍离

宋·陆游

千载诗书成长物,两京宫阙委胡尘。

空闻遗老吞声泣,不见前朝更代人。

落日旌旗天远近,秋风鼓角水边村。

伤心莫上南楼望,汉月胡笳正断魂。

作者及朝代

作者: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宰臣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译文

千年的诗书成了无用的东西,两座京城的宫殿都落入了胡人的尘埃之中,只能听到遗老们无声的哭泣,却再也看不到前朝更替时的人了,夕阳下的旌旗在天边若隐若现,秋风中的鼓角声回荡在水边的村庄,伤心时不要登上南楼远望,因为那汉时的明月和胡人的笳声正让人心碎。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书无用、宫阙荒废、遗老哭泣等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南宋朝廷偏安一隅、不思恢复中原的悲愤之情,诗中“千载诗书成长物”一句,暗含了对传统文化在乱世中失去价值的无奈;“两京宫阙委胡尘”则直接指出了北宋都城汴京(今开封)和南京(今河南商丘)被金人占领的惨痛事实。

赏析

陆游的这首诗以深沉的笔触,抒发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民族屈辱的愤慨,诗中“空闻遗老吞声泣,不见前朝更代人”一句,既表现了遗老们对故国的怀念和无奈,也暗示了南宋朝廷的软弱无能,无法承担起恢复中原的重任,而“落日旌旗天远近,秋风鼓角水边村”两句,则以生动的画面描绘了战乱时期的凄凉景象,进一步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创作背景

陆游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南宋朝廷偏安一隅,不思进取,而北方金人势力强大,对南宋构成了严重威胁,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但始终未能如愿,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它既是陆游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愤慨的抒发,也是他对民族屈辱的深刻反思和控诉,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陆游那颗炽热的爱国之心和对国家未来的深切忧虑。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