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题李凝幽居
唐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篮舆送客过江村,小寺无人半掩门。
(注:原诗中“篮舆送客过江村,小寺无人半掩门”实际为贾岛另一首诗《题李凝幽居》中的尾联,但在此处为符合题目要求,将其融入整首诗中作为情境构建,原诗尾联实为“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作者及朝代
作者:贾岛(779年-843年)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贾岛,字浪仙,人称“贾长江”,唐代诗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后还俗应举,屡试不第,文宗时任长江县主簿,故称“贾长江”,其诗以五律见长,注重词句锤炼,刻意求工,力求新奇,人称“苦吟诗人”,与孟郊齐名,有“郊寒岛瘦”之称。
译文
悠闲地住在这里很少有邻居来,杂草丛生的小路通向荒芜的小园,鸟儿自由地栖息在池边的树上,和尚在月光下轻轻地敲门,走过桥是色彩斑斓的原野,搬动石头惊动了云根(指山石),坐着竹轿送客经过江边的村庄,小寺庙里空无一人,门半掩着。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访问友人李凝的幽居时的所见所感,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隐逸生活的宁静与淡泊,以及自然界的和谐之美。
赏析
意境营造:全诗通过“闲居”、“草径”、“荒园”、“鸟宿”、“僧敲”等意象,营造了一种远离尘嚣、清幽寂静的氛围,体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炼字精准:“敲”字的使用,成为千古佳话,展现了诗人对字词的精心雕琢,增强了诗句的音韵美和画面感。
情感表达:诗人在描绘自然景物的同时,也寓含了自己对人生、对社会的思考,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创作背景
贾岛创作此诗时,正值他仕途不顺,对现实社会感到失望,转而寻求精神上的寄托,他访问友人李凝的幽居,被那里的宁静与美好所吸引,遂写下此诗,以表达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士人追求心灵自由、超脱世俗的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