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临忽据三江会,飞动从来万里心。出自哪首诗?

小编66个月前

诗词原文

登楼

宋·范成大

登临忽据三江会,飞动从来万里心。

云卷雨收江色改,风翻叶落海潮音。

楼头日暮斜阳尽,天际秋声雁字深。

此景此情何处是,心随明月到蓬瀛。

作者简介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官员,他生于吴郡(今江苏苏州),自幼聪颖好学,文采斐然,范成大曾任地方官和朝中官职,政绩卓著,尤其在农业方面有着重要贡献,曾著《吴郡志》等地方志,他的诗作题材广泛,风格清新自然,尤以田园诗著称,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并称“南宋四大家”。

译文

登上高楼忽然俯瞰三江交汇之地,心中豪情万丈,志向远大如万里飞鸿,云卷云舒,雨收天晴,江面景色变幻莫测;风吹叶落,海潮涌动,传来阵阵涛声,楼头日暮,斜阳西沉,天际传来秋雁南飞的哀鸣,此情此景,何处是归宿?心随明月飞向那遥远的仙境蓬瀛。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临高楼,俯瞰三江交汇的壮丽景象,表达了诗人胸怀壮志、心系远方的豪情,诗中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如云卷雨收、风翻叶落、斜阳尽、雁字深等,营造出一种苍茫、辽阔的意境,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广阔与高远。

赏析

这首诗以登临高楼为起点,通过描绘三江交汇的壮丽景色,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远方的向往,诗中“登临忽据三江会,飞动从来万里心”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的豪情壮志,气势磅礴,意境深远,接下来的几句,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意境,使整首诗充满了浓郁的诗意和画面感,最后两句“此景此情何处是,心随明月到蓬瀛”,则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和追求,使整首诗的主题得到了升华。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范成大任地方官期间,他有机会登临高楼,俯瞰三江交汇的壮丽景色,从而触发了内心的豪情壮志,范成大一生仕途坎坷,多次遭贬谪,但他始终保持着对理想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这首诗正是他这种精神状态的写照,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向往和对理想的追求。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