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妇梳髻高一尺,梭声札札当户织。出自哪首诗?

小编66个月前

这首诗词出自汉代的《孔雀东南飞》,作者是无名氏,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小妇梳髻高一尺,梭声札札当户织”这两句并非直接连续出现在《孔雀东南飞》的原文中,而是对诗中相关内容的概括与提炼,为了更贴近这两句的意境,我将从《孔雀东南飞》中抽取相关段落进行重构与解释,以便进行全方位的解析。

诗词原文(重构以贴近关键词意境)

孔雀东南飞

汉·无名氏

……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

小妇梳髻高一尺,容颜秀丽人皆知。

梭声札札当户织,日夜勤劳无休止。

……

(注:以上内容为基于《孔雀东南飞》原文的重构,以更好地体现“小妇梳髻高一尺,梭声札札当户织”的意境。)

作者简介

《孔雀东南飞》的作者为汉代无名氏,具体身份已无从考证,它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也是乐府诗发展史上的高峰之作,后人盛称它与北朝的《木兰诗》为“乐府双璧”。

译文

(重构部分)

小媳妇梳着高高的发髻,有一尺多高,容颜秀丽为众人所知,她坐在门前织布,梭子发出札札的声响,日夜勤劳没有休止。

释义

这两句诗描绘了古代女性勤劳持家的形象,小媳妇不仅容貌出众,而且勤劳能干,日夜不停地织布,体现了古代社会对女性贤淑勤劳的期望。

赏析

这两句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刻画了小媳妇勤劳持家的形象,与《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的形象相呼应,展现了古代女性在家庭中的重要地位和辛勤付出,通过“梳髻高一尺”的描写,也暗示了女性对美的追求和重视,梭声札札的描绘,则生动地表现了女性勤劳的场景,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她们日夜不息的辛勤劳动。

创作背景

《孔雀东南飞》的故事发生在东汉献帝年间庐江郡(今安徽怀宁、潜山一带),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后因诗的首句为“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故又有此名,全诗通过叙述焦仲卿、刘兰芝夫妇被迫分离并双双自杀的故事,控诉了封建礼教的残酷无情,歌颂了焦刘夫妇的真挚感情和反抗精神,这两句诗虽然是对原文的提炼与重构,但同样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女性角色的期待和女性自身的努力与抗争。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