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南浦·旅怀
宋·鲁逸仲
风露侵人曷可堪,秋光老尽怯凭栏。
荒村带晚鸦栖树,古寺临流叶满潭。
簟纹细细吹残水,鼋背时时出小滩。
暝色已愁新北客,夕阳不见古南冠。
作者及朝代
作者:鲁逸仲,原名鲁溥,字彦周,生平不详,南宋词人,大致生活在南宋高宗赵构时期,他的作品以抒发羁旅愁思和人生感慨为主,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深沉。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鲁逸仲虽生平不详,但从其作品中可见其是一位才情横溢的词人,他的词作多抒发个人情感,尤其擅长描绘旅途中的所见所感,以及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憧憬,其词风清新脱俗,情感细腻,深受后世读者喜爱。
译文
秋风露水侵袭人身难以忍受,秋天的景色已老尽,害怕倚靠栏杆远望,荒凉的村庄在傍晚时分,乌鸦栖息在树上,古老的寺庙临近溪流,落叶满布水潭,竹席上的纹路因风吹残水而显得细细密密,鼋(大鳖)的背脊不时露出水面,形成小滩,暮色已降临,使我这个新来的北方客人感到忧愁,夕阳下却看不见那些被囚禁在南方的忠臣。
释义
此词通过描绘秋日傍晚的荒凉景象,表达了词人内心的孤独与愁苦,首句“风露侵人曷可堪”直接点出秋日的寒冷与不适,秋光老尽怯凭栏”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萧瑟与词人的畏惧心理,中间两联通过荒村、古寺、鸦栖、叶满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凄清孤寂的氛围,而“簟纹细细吹残水,鼋背时时出小滩”两句,则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象,既表现了水面的平静与细腻,又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尾联则直接抒发了词人的愁绪与对忠臣的怀念。
赏析
此词以秋日傍晚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词人内心的孤独与愁苦,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如“荒村带晚鸦栖树,古寺临流叶满潭”等,营造出一种凄清孤寂的氛围,使读者能够深切感受到词人的情感世界,词中还蕴含了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憧憬,以及对忠臣的敬仰与怀念,使整首词具有了更深刻的思想内涵。
创作背景
此词可能作于鲁逸仲南游途中,面对秋日傍晚的荒凉景象,词人心中涌起无尽的愁绪与感慨,他或许在旅途中经历了许多艰辛与孤独,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与感悟,作为一位南宋词人,他可能也感受到了时代的变迁与国家的动荡,对忠臣的敬仰与怀念也融入了他的作品中,这首词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时代背景的反映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