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田园杂居·其四
唐·柳宗元
车马无声客到稀,荷锄终日在园扉。
荒园草色侵官道,野水波光映竹扉。
风暖花红春日长,雨余云卷暮山微。
幽居自有闲中乐,莫道人间万事非。
作者简介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汉族,祖籍河东郡(今山西省永济市运城古城村)人,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愚溪,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柳宗元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章的成就大于诗作,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被推为“游记之祖”,曾写过不少寓言故事,如《黔之驴》《永某氏之鼠》等,柳宗元的诗,数量不多,但大都留存了下来,并各具特色。
译文
车马的声音已经消失,客人稀少来访,我整天扛着锄头在园门旁劳作,荒芜的园子里野草蔓延到了官道上,野外的水波在竹篱笆上映出光芒,春风和煦,红花盛开,春日显得格外漫长;雨后初晴,云卷云舒,傍晚的山色变得朦胧微茫,在这幽静的居所中我自有悠闲的乐趣,不要说人间万事都是令人失望的。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隐居田园的日常生活和心境,首联写客人稀少,自己终日劳作;颔联描绘了园子的荒凉和野外的宁静;颈联则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春日的美好和雨后的清新;尾联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满足和超脱世俗的心态。
赏析
这首诗以田园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柳宗元在隐居生活中的内心世界,诗中“车马无声客到稀”一句,既写出了隐居生活的清静,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寂,而“荷锄终日在园扉”则表现了诗人勤劳质朴的生活态度,颔联和颈联的景物描写,既是对田园风光的赞美,也是对诗人内心宁静和超脱的映衬,尾联“幽居自有闲中乐,莫道人间万事非”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满足和超脱世俗的心态,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
创作背景
柳宗元因参与永贞革新而被贬为永州司马,在永州度过了长达十年的贬谪生涯,在这段时期,他深入民间,了解百姓疾苦,同时也对自然和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感悟,这首《田园杂居·其四》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诗人通过描绘田园生活的宁静和美好,表达了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超脱,也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无奈,在贬谪的困境中,诗人找到了内心的宁静和精神的寄托,这也是他能够创作出如此优美动人的诗篇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