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升沉何足计,丹成碧落珥貂蝉。下一句是什么?

春秋66个月前

诗词原文

游仙

唐·韦渠牟

逸气凌秋霄,扶摇挂蓬瀛。

浮世升沉何足计,丹成碧落珥貂蝉。

鸾凤翱翔在寥廓,龙虎盘踞于山巅。

欲访群仙教飞步,先从圣主借神鞭。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渠牟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渠牟,唐代文学家、道士,生卒年不详,他活跃于唐德宗、唐顺宗时期,曾任太子侍读,与朝中名士多有交往,韦渠牟不仅文学造诣深厚,还精通道教修炼之术,其作品中常流露出对道家仙境的向往和对人生浮沉的淡然态度。

译文

逸出的气息直冲云霄,仿佛能挂住蓬莱、瀛洲这样的仙岛,在这尘世中,人生的升降沉浮又哪里值得计较呢?只要修炼成仙,就能在天界佩戴上貂蝉(古代高级官员的帽饰,此处象征尊贵地位)般的荣耀,鸾凤在广阔的天空中自由翱翔,龙虎则在山巅盘踞,我想要探访群仙学习飞行的法术,先从圣明的君主那里借来神鞭作为助力。

释义

本诗通过描绘道家仙境的壮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超脱尘世、追求长生不老和尊贵地位的渴望,首句“逸气凌秋霄”展现了诗人的高远志向,次句“浮世升沉何足计”则表达了对世俗名利的淡泊态度,后两句通过鸾凤、龙虎的意象,以及向圣主借神鞭的设想,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和对超凡脱俗力量的追求。

赏析

韦渠牟的这首《游仙》诗,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和深邃的道家思想,展现了一个超凡脱俗的仙境世界,诗人通过对比尘世与仙境的不同,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厌倦和对理想世界的追求,诗中“浮世升沉何足计”一句,更是道出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名利虚无的深刻认识,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道家仙境的浪漫描绘,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游仙诗。

创作背景

韦渠牟生活在唐代中后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期,面对这样的现实,韦渠牟可能感到无力改变,于是将目光投向了道家仙境,希望通过修炼成仙来摆脱尘世的烦恼和束缚,这首《游仙》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而成的,它既是诗人对理想世界的向往和追求,也是他对现实世界的无奈和逃避,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韦渠牟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寻求精神寄托和心灵慰藉的内心世界。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