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髯掉尾初出穴,昂头四顾吐其舌。上一句是什么?

风云56个月前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奋髯掉尾初出穴,昂头四顾吐其舌”,这句诗出自宋代诗人梅尧臣的《猛虎行》,以下是完整的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猛虎行

宋·梅尧臣

山深草木长,猛兽隐其幽。

奋髯掉尾初出穴,昂头四顾吐其舌。

雄姿猛气不可当,吼裂苍崖血染裳。

猎师不敢前,弓弩畏飞芒。

昼伏宵行食人肉,千里空山无行迹。

有时误入樵人径,奋迅还同脱兔逸。

作者简介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有《宛陵先生集》等传世。

译文

山岭深处草木茂盛,猛兽隐藏在其中,猛虎奋髯掉尾刚刚从洞穴中出来,昂起头四面张望并吐出舌头,它那雄壮的姿态和凶猛的气势无法抵挡,吼声震裂了山崖,鲜血染红了衣裳,猎人们不敢上前,因为害怕它的弓箭和锋利的爪牙,它白天潜伏,夜晚出来吃人肉,千里空山中没有它的行迹,有时误入樵夫的小径,但行动起来仍然如同脱兔般迅疾。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猛虎的雄姿猛气、生活习性以及人们对它的畏惧,展现了自然界中猛兽的威猛和力量,也反映了人与自然界的复杂关系。

赏析

梅尧臣的《猛虎行》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猛虎的威猛形象,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形象的比喻,使读者仿佛亲眼目睹了猛虎的雄姿和气势,诗中“奋髯掉尾初出穴,昂头四顾吐其舌”等句,生动地刻画了猛虎初出洞穴时的警觉和威猛,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诗人也通过描绘猛虎的生活习性和人们对它的畏惧,展现了自然界中猛兽的威力和人们对它的敬畏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形象生动,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猛虎行》的创作背景,目前并没有确切的历史记载,但从诗中可以看出,梅尧臣对自然界中的猛兽有着深入的观察和了解,这可能与他的生活经历有关,他生活在北宋时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人们对自然界的敬畏和对猛兽的恐惧可能更加深刻,梅尧臣通过创作这首诗来表达对自然界中猛兽的敬畏和对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猛虎行》是梅尧臣创作的一首描绘猛虎威猛形象的诗歌,通过生动的描写和形象的比喻展现了猛虎的雄姿和气势,同时也反映了人与自然界的复杂关系,这首诗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值得读者深入品味和欣赏。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