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饮似鲸身不倦,细书如螘眼常明。全诗是什么?

生辉126个月前

诗词原文

观书

宋·陆游

病躯剩喜秋光好,闲日惟应书传亲。

剧饮似鲸身不倦,细书如螘眼常明。

高吟肺腑惊幽梦,闲论文章笑俗尘。

此老可怜憔悴甚,一生惟与蠹鱼亲。

作者及朝代

作者: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宰臣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译文

病弱的身躯因秋光的美好而感到欣喜,闲暇的日子里只有书籍与我亲近,像鲸鱼一样豪饮而不觉疲倦,像蚂蚁一样细致地书写而眼睛依然明亮,高声吟诵诗句让心中的幽梦惊醒,闲谈文章时嘲笑那些世俗的尘埃,我这可怜的人已经十分憔悴,一生中只与书籍和蠹鱼(指书虫,象征书籍的守护者)为伴。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陆游晚年病中观书的情景,表达了他对书籍的深厚感情和对学问的执着追求,尽管身体有病,但他依然热爱秋天的好时光,并沉浸在书海中,他豪饮不倦,细书常明,显示出对学问的热爱和执着,他也通过高吟和闲论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嘲笑那些世俗的尘埃,他感叹自己一生与书籍为伴,表现出一种淡泊名利、超脱世俗的情怀。

赏析

这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深沉,陆游通过描绘自己病中观书的情景,展现了他对书籍的深厚感情和对学问的执着追求,他运用比喻和象征手法,将豪饮和细书与鲸鱼和蚂蚁相比,形象地表达了自己对学问的热爱和执着,他也通过高吟和闲论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嘲笑那些世俗的尘埃,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情怀,整首诗情感饱满,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陆游晚年病中所作,陆游一生热爱文学和学问,晚年虽然身体有病,但他依然坚持阅读和写作,这首诗正是他在病中观书时的心得体会和感慨之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陆游对书籍的深厚感情和对学问的执着追求,也可以看到他晚年淡泊名利、超脱世俗的情怀。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