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行要使俗仁寿,收歛犹能心太平。的意思及出处

春秋66个月前

诗词原文

仁寿宫行

唐·韦庄

秦川如画渭如丝,去国还家一望时。

公子王孙莫来好,岭花溪水自相宜。

当年紫禁烟花绕,千古朱门柳色垂。

施行要使俗仁寿,收歛犹能心太平。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庄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重要词人,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译文

秦川大地风景如画,渭水如丝般流淌,当我离开京城回到家乡,一眼望去满是这熟悉的景致,公子王孙们请不要再来打扰这份宁静,这里的山花溪水自得其乐,相互映衬,想当年皇宫内院烟花缭绕,千古以来贵族府邸的柳树总是低垂着枝条,施行仁政才能使百姓长寿安乐,收敛奢靡之风才能让内心恢复平静。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秦川渭水的美丽景色,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通过对比皇宫贵族的奢华与民间生活的质朴,强调了施行仁政、收敛奢靡对于社会和谐与人民幸福的重要性。

赏析

韦庄的这首诗以景起兴,借景抒情,通过对秦川渭水的描绘,展现了对家乡的深情厚谊,诗中“公子王孙莫来好,岭花溪水自相宜”一句,既表达了对权贵生活的淡泊,也体现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而“施行要使俗仁寿,收歛犹能心太平”则直接点明了诗歌的主旨,即施行仁政、收敛奢靡是实现社会和谐与人民幸福的关键。

创作背景

韦庄生活在晚唐至五代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的时代,韦庄本人也经历了战乱和流离失所的痛苦,对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疾苦有着深刻的体会,他在诗中表达了对施行仁政、收敛奢靡的渴望,希望借此实现社会的和谐与人民的幸福,这首诗也反映了韦庄对家乡和自然的深厚感情,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