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雨空濛物象奇,偶扶藤杖过东陂。的释义

小星76个月前

诗词原文

东陂

宋·陆游

小雨空濛物象奇,偶扶藤杖过东陂。

细听忽作琴中操,远望初疑画里诗。

草树生香穿径雾,溪山得润展愁眉。

杖藜也作寻幽兴,不似当年杜牧之。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细雨蒙蒙,天地间呈现出一片朦胧而奇妙的景象,我偶然间扶着藤杖漫步走过东边的池塘,仔细聆听,雨声仿佛变成了琴声中的曲调;远远望去,这景致又像是画中流淌出的诗句,草木在雾气中散发着清香,穿过了小径;溪水与山峦因雨水滋润而显得更加生动,舒展了我紧锁的眉头,我手持藜杖也兴起探寻幽静美景的念头,但这心境已不同于当年那位游历四方的杜牧了。

释义

本诗描绘了诗人在一个细雨蒙蒙的日子里,扶杖漫步于东陂所见所感,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雨后自然界的清新与生机,以及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赏析

这首诗以“小雨空濛物象奇”开篇,即点明了雨天的朦胧美与万物因雨而呈现出的奇异景象。“偶扶藤杖过东陂”一句,既交代了诗人的行动,又透露出一种闲适与随意,中间两联,诗人通过听觉与视觉的结合,将雨声比作琴声,将雨景比作画中诗,进一步强化了雨天的美感,尾联则表达了诗人虽已年迈,但仍不失寻幽探胜之兴,但心境已不同于年轻时的杜牧,流露出一种历经沧桑后的淡然与超脱。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经历了南宋的偏安一隅与金人的侵略威胁,他的诗歌常常流露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收复失地的渴望,这首诗却更多地展现了诗人晚年生活的宁静与淡泊,在细雨蒙蒙的日子里,诗人扶杖漫步于东陂,享受着大自然的馈赠,内心得到了片刻的安宁,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陆游晚年退隐田园、远离政治纷争的生活状态有关,反映了他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内心世界的深刻体悟。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