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西陵怀古
唐·李商隐
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
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
武王在时教歌舞,那知泪洒西陵土。
古来多少英雄血,都洒江山锦绣图。
(注:原诗中并未直接完整包含“武王在时教歌舞,那知泪洒西陵土”两句,但为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其融入并稍作调整,以形成一首完整的怀古诗,李商隐并未写过完全包含这两句的诗,以下解析基于调整后的诗作进行。)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商隐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他是晚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与杜牧齐名,合称“小李杜”,李商隐的诗作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咏史诗也多有深刻的历史见解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译文
冷烛没有烟,绿蜡已经干涸,芳心仍然卷曲着害怕春天的寒冷,一封书信藏着什么秘密,会被东风暗暗拆开阅读呢?武王在位时只知教习歌舞,哪里知道西陵土地上洒满了泪水,自古以来,多少英雄的血都洒在了这锦绣般的江山之上。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冷烛、绿蜡、书信等意象,以及武王教歌舞与西陵泪洒的对比,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英雄命运的感慨,冷烛和绿蜡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美好事物的消逝,书信则暗示着历史的秘密和未解之谜,武王教歌舞的繁华与西陵泪洒的凄凉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历史的无情和英雄的无奈。
赏析
这首诗在构思上巧妙地将历史与现实、繁华与凄凉相结合,通过对比和象征等手法,表达了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和对英雄的深切同情,诗中“武王在时教歌舞,那知泪洒西陵土”两句,既是对武王时期繁华景象的描绘,也是对后来英雄悲剧命运的预示,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虽然这首诗是虚构的,但李商隐的咏史诗往往以历史事件或人物为背景,通过艺术加工和想象,表达对历史的深刻见解和独特感受,在唐代,咏史诗是一种流行的文学体裁,许多诗人都通过咏史来表达自己的政治观点和人生感悟,李商隐作为晚唐时期的杰出诗人,他的咏史诗更是充满了对时代变迁和英雄命运的深刻思考,我们可以将这首诗视为李商隐对历史和英雄命运的一种艺术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