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国鸡头卖早秋,绿荷红缕最风流。出自哪首诗?

生辉76个月前

诗词原文

卖鸡头

宋·范成大

乡国鸡头卖早秋,绿荷红缕最风流。

都人争说新滋味,只合南京水上游。

作者及朝代

作者:范成大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官员,他早年仕途坎坷,后曾任地方官,政绩显著,晚年退隐石湖,致力于文学创作,范成大的诗作题材广泛,风格清新自然,尤其擅长田园诗,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并称“南宋四大家”。

译文

在家乡,早秋的时节就开始售卖鸡头米(芡实的一种),绿色的荷叶与红色的花丝相互映衬,显得格外风流雅致,城里的人们都争相谈论这种新上市的美味,而品尝它的最佳方式,莫过于在南京的水上漫游时享用。

释义

乡国鸡头卖早秋:指在家乡,早秋时节就开始有鸡头米出售。

绿荷红缕最风流:形容荷叶翠绿、花丝红艳的美景,非常迷人。

都人争说新滋味:城里的人们都在谈论这种新上市的食物的味道。

只合南京水上游:在南京的水上漫游时品尝这种美味最为合适。

赏析

这首诗以“卖鸡头”为题,通过描绘早秋时节家乡售卖鸡头米的场景,展现了江南水乡的风土人情和人们对新滋味的热爱,首句点明时间和地点,次句以“绿荷红缕”描绘出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为全诗增添了浓厚的地域色彩,后两句则通过“都人争说”和“只合南京水上游”的描写,进一步突出了鸡头米这一地方特产的受欢迎程度,以及与之相关的文化体验,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富有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范成大晚年退隐石湖期间,此时的他已经历了仕途的起伏和人生的沧桑,对家乡和田园生活有着深厚的感情,在退隐的日子里,他常常以诗酒自娱,同时也不忘关注家乡的风土人情和民生疾苦,这首诗正是他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看到家乡早秋时节售卖鸡头米的场景后,有感而发创作而成的,通过这首诗,他表达了对家乡美景和美食的热爱,以及对江南水乡文化的深厚情感。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