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憎徇物去忘反,神气养形谁复知?出自哪首诗?

小编96个月前

诗词原文

养生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爱憎徇物去忘反,神气养形谁复知?

心火不销双鬓雪,眼泉难濯四肢衰。

闲居有酒能邀客,病起无憀得赋诗。

从此得闲身更健,人间万事细如丝。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白居易的诗歌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诗歌的社会功能,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因爱憎而追逐外物,以至于忘却了回归本心,又有谁知道用精神来滋养身体呢?心中的怒火无法消散,使得双鬓斑白如雪,眼中的清泉也难以洗涤四肢的衰老,闲居时若有酒便能邀请客人,病愈后无聊时便赋诗抒怀,从此之后,身体更加健康,世间万事都变得如同细丝般微不足道。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白居易对于养生之道的思考,他认为,人们往往因为爱憎等情感而追逐外物,以至于忘却了内心的平和与身体的健康,他强调,精神对于身体的滋养是至关重要的,但这一点却往往被人们所忽视,在诗中,他还表达了自己闲居生活的乐趣,以及病愈后对人生的新认识。

赏析

这首诗以养生为主题,通过对比和象征等手法,表达了白居易对于人生和健康的深刻思考,首句“爱憎徇物去忘反”揭示了人们因情感而迷失自我的现象,而“神气养形谁复知”则强调了精神对身体的滋养作用,诗人通过“心火不销双鬓雪”和“眼泉难濯四肢衰”等生动的比喻,描绘了岁月的无情和身体的衰老,在闲居和病愈后,诗人却找到了新的生活乐趣和人生哲理,即“从此得闲身更健,人间万事细如丝”。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白居易晚年时期,在经历了仕途的起伏和人生的沧桑后,白居易逐渐转向了对养生和内心平和的追求,这首诗正是他这种思想的体现,表达了他对人生和健康的深刻认识以及闲居生活的乐趣,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士人对于养生之道的关注和思考。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