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陆翁
宋·刘克庄
陆翁多难类两翁,著书满屋身愈穷。
岂惟不直一文钱,兼亦不直一杯酒。
作者简介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词人、书法家,他一生仕途坎坷,晚年致力于文学创作,诗、词、文皆有成就,是南宋江湖诗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刘克庄的作品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不羁的一面,也有细腻温婉之处,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陆翁(此处可能指某位具体的陆姓文人,或泛指具有相似经历的文人)经历了许多磨难,与古代两位著名的穷困文人(可能暗指司马迁和杜甫等,因历史上有多位著名文人曾历经坎坷)相似,他家中堆满了自己撰写的书籍,但生活却愈发贫困,他的著作不仅不值一文钱,甚至也不值一杯酒的价钱,形容其处境之艰难与作品被忽视的程度。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陆翁的贫困与著作丰富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文人处境的同情以及对文学价值的深刻思考,陆翁虽才华横溢,著作等身,却因时运不济,生活困顿,其作品也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回报。
赏析
此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深刻揭示了古代文人的生存状态和精神追求,刘克庄通过“陆翁”这一形象,表达了对那些才华横溢却命运多舛的文人的同情与敬仰,诗中“多难类两翁”一句,既是对陆翁个人经历的概括,也是对历史上所有遭遇不幸的文人的共鸣,而“著书满屋身愈穷”则直接点出了文人的困境:尽管他们拥有丰富的精神财富,但在物质生活上往往贫困潦倒,这种对比,既是对现实的讽刺,也是对文人高洁品质的赞美。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刘克庄自身的经历有关,作为南宋末年的文学家,刘克庄一生仕途不顺,多次遭贬谪,晚年更是生活困顿,他深知文人的不易,对那些同样遭遇不幸的文人有着深刻的同情,此诗可能是他在某个时期,面对自己或他人的困境,有感而发,借以抒发对文人命运的感慨和对文学价值的思考,这首诗也反映了南宋末年社会动荡、文人地位低下的现实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