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
宋·陆游
自笑远游谙马上,已营小筑老云根。
松风清冽溪声急,林月疏明树影昏。
野老逢迎多胜事,诗人来往尽高言。
吾生已得逍遥乐,不羡人间万户侯。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我自嘲自己远游四方,早已习惯了在马背上颠簸的生活,如今已在云雾缭绕的山脚下建造了一座小屋,准备在此安度晚年,山中松风清冽,溪水潺潺,月光透过稀疏的树叶,映照在昏暗的林间,乡野的老人热情地迎接我,与我分享许多美好的事情,来往的诗人也与我高谈阔论,畅谈文学与理想,我已在这山居中找到了逍遥自在的乐趣,再也不羡慕人间的权贵与荣华。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陆游在山居生活中的宁静与满足,首联“自笑远游谙马上,已营小筑老云根”表达了诗人对过往远游生活的回顾和对当前山居生活的选择,颔联和颈联则通过描绘山居的自然环境和与乡野老人、诗人的交往,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喜悦,尾联“吾生已得逍遥乐,不羡人间万户侯”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满足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诗人陆游在山居中的生活场景和内心世界,诗人通过对比远游与山居两种生活状态,表达了对山居生活的热爱和向往,诗中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山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同时也通过与乡野老人和诗人的交往,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喜悦,尾联的“不羡人间万户侯”更是将诗人的淡泊名利、追求逍遥自在的人生态度表现得淋漓尽致。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经历了南宋的动荡时期,他早年曾投身军旅,亲身经历了战争的残酷和民族的苦难,由于朝廷的腐败和主和派的打压,他的抗金理想始终未能实现,晚年,陆游选择了隐居山林,过上了宁静的山居生活,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它反映了诗人对过往生活的反思和对当前生活的满足,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和对逍遥自在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