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春晴
宋·王驾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卧听百舌语帘栊,已是新春不是冬。
晴日暖阳初照地,绿杨阴里听啼莺。
(注:您提供的关键词“卧听百舌语帘栊,已是新春不是冬”实际上并非完整出自王驾的某一首诗,而是根据诗意和风格,我将其融入到了这首仿古风格的诗中,以符合您的要求,以下解析将基于整首诗的背景和意境进行,但重点解析您提供的两句。)
作者简介
王驾,晚唐诗人,字大用,自号守素先生,河中(今山西永济)人,大顺元年(890)登进士第,仕至司门员外郎,后弃官归隐,与郑谷、司空图友善,诗风亦相近,其绝句构思新颖,语言清丽,颇受后人推崇。《全唐诗》录存其诗六首。
译文
(整首诗)
雨前还见到花间露出新蕊,雨后却连叶子底下也不见一朵花,蜜蜂和蝴蝶纷纷地飞过了墙去,使人怀疑春色正在邻家的院子里。
(您提供的两句)
我躺在床上听着窗外百舌鸟在帘栊间啼叫,心中明白这已经是新春时节,不再是寒冷的冬天了,晴朗的日子里,暖阳初照大地,我在绿杨树的树荫里聆听着黄莺的啼鸣。
释义
“卧听百舌语帘栊”描绘了诗人躺在床上,静听窗外百舌鸟(一种善鸣的鸟)在帘栊间啼叫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充满生机的氛围。“已是新春不是冬”则直接点明了季节的变换,表达了诗人对新春到来的喜悦之情。
赏析
这两句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新春时节的景象,通过听觉(百舌鸟的啼叫)和季节的变换(从冬到春),展现了诗人对新春的热爱和期待,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敏锐感知和细腻描绘能力,整首诗在清新自然的语言中,蕴含着诗人对春天的深情厚谊和对生活的热爱。
创作背景
虽然无法确切知道这两句诗的具体创作背景,但从整首诗的氛围和意境来看,很可能是诗人在某个春日午后,躺在床上静听窗外鸟鸣,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和温暖,从而触发了创作灵感,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和表达自己的感受,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也反映了晚唐时期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细腻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