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贫居
宋·陆游
多泥穷巷破茆屋,人不堪忧心自足。
四壁萧然无长物,一窗明净有琴书。
朝昏饭食依邻舍,寒暑衣裘假友朋。
幸得此身长健在,何妨穷达付沙鸥。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居住在泥泞狭窄的小巷里,破旧的茅屋难以遮风挡雨,生活虽然困苦,但我的内心却感到自足,四壁空空荡荡,没有什么值钱的物件,只有一扇明亮的窗户,旁边摆放着琴和书籍,早晚的饭食常常依靠邻居的接济,寒暑的衣服则向朋友借取,幸运的是,我还能保持身体健康,至于穷困还是显达,就任凭那沙洲上的水鸟去评说吧。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贫困的生活状态,但即便如此,他依然保持着精神上的自足与乐观,首联直接点出居住环境之差,颔联通过对比“四壁萧然”与“一窗明净”,突出了物质生活的匮乏与精神世界的丰富,颈联进一步描述了生活的艰难,尾联则以豁达的态度表达了对穷达命运的超然。
赏析
陆游的这首诗以平实的语言,生动地刻画了一个虽处贫困却心怀自足的文人形象,诗中“多泥穷巷破茆屋”与“人不堪忧心自足”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通过“四壁萧然无长物,一窗明净有琴书”的描写,既表现了生活的清贫,又突出了诗人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尾联“幸得此身长健在,何妨穷达付沙鸥”更是将个人的穷达命运置于自然之中,表达了一种超脱与豁达的人生态度。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陆游仕途不顺、生活困顿的时期,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但多次遭到朝廷的排挤和打压,晚年更是退居家乡,过着清贫的生活,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写下了这首诗,表达了自己虽身处逆境,但仍能保持精神自足和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