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江行叹
唐·李涉
风浪如山鲛鳄横,何心此地更争先。
孤舟欲去还留客,两岸猿声泪满川。
作者简介
李涉,唐代诗人,约公元806年前后在世,字不详,自号清溪子,洛阳(今河南洛阳)人,早岁客居梁园,逢兵乱,避乱于南方,与弟李渤同隐庐山香炉峰下,后出山,任太子通事舍人,不久,因事贬为峡州(今湖北宜昌)司仓参军,在峡中曾三遇盗,写有《井栏砂宿遇夜客》等诗,后官终国子博士,李涉工诗文,以诗名世,尤善七言绝句,与弟李渤俱以文学知名,著有《李涉集》二卷,传世诗作一百五十余首,今编诗二卷。
译文
风浪大得如同山峦一般,海中的鲛鳄横行霸道,在这样的地方,哪里还有心思去争先恐后地前行呢?我的小舟想要离去,却又被风浪和危险所留,两岸的猿猴声声啼叫,仿佛在为这艰难的行旅而哭泣,泪水洒满了河流。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江上行舟时遭遇的险恶环境,风浪巨大,海中的鲛鳄更是增添了旅途的危险,在这样的情境下,诗人表达了对于继续前行的犹豫和恐惧,同时也通过两岸猿声的描绘,增添了旅途的凄凉和孤独感。
赏析
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江上行舟的艰难和危险,通过风浪、鲛鳄等自然元素的描绘,营造出一种紧张而压抑的氛围,诗人也通过孤舟、留客、猿声等意象,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无奈,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环境的真实描绘,也有对人生旅途的深刻反思。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涉被贬为峡州司仓参军期间,在峡中,他多次遭遇盗匪和恶劣的自然环境,这些经历都深深地烙印在他的心中,这首诗正是他在江上行舟时,面对险恶的自然环境和内心的孤独与恐惧,有感而发之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李涉在逆境中的坚韧和无奈,以及他对人生旅途的深刻思考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