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盆池五首·其二
唐·韩愈
瓦沼晨朝水自清,小虫无数不知名。
遶檐密叶帷三面,覆水青萍锦一方。
芦荻密于麻未直,菰蒲短似黍初香。
君看瓮牖蓬窗下,何爱高堂与画堂。
作者及朝代
韩愈(768年-824年),字退之,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朝中期官员、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他提出的“文以载道”和“文道合一”的观点,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者简介
韩愈生于官宦世家,自幼聪颖好学,他一生仕途坎坷,但始终秉持正直的品格和坚定的文学信念,他的诗文风格独特,语言质朴而富有哲理,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除了文学成就外,他还在政治、哲学、教育等领域有着卓越的贡献。
译文
清晨时分,盆池中的水清澈见底,无数不知名的小虫在水中游动,茂密的树叶环绕着屋檐,如同三面帷幕,将池水遮掩得若隐若现,池面上覆盖着一层青翠的浮萍,宛如一方锦绣铺展,芦苇和菰蒲长得密密麻麻,比麻还要挺直,初生的香气扑鼻而来,你看那简陋的蓬窗之下,何须羡慕那高堂华屋与画堂呢?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盆池清晨的宁静与美丽,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物的生动与和谐,首句点明时间地点,次句描绘小虫游动的场景,三四句则通过“遶檐密叶”和“覆水青萍”的描绘,将盆池的美景展现得淋漓尽致,后两句则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盆池为题材,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自然景物的美丽与和谐,诗人以“瓦沼晨朝水自清”开篇,点明了时间和地点,同时以“水自清”暗示了内心的纯净与宁静,接着以“小虫无数不知名”描绘出水中生物的活泼与生动,为画面增添了生机与活力,三四句则通过“遶檐密叶”和“覆水青萍”的描绘,将盆池的美景展现得如诗如画,令人陶醉,后两句则通过对比与反问,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热爱与向往,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与豁达的人生态度。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韩愈仕途坎坷、生活困顿之际,他通过描绘盆池的美景与简朴生活的乐趣,来表达自己对现实的不满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这首诗也体现了韩愈“文以载道”的文学观念,即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来传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与人生哲理,在韩愈的笔下,盆池不仅是一个小小的自然景观,更是一个寄托情感、抒发志向的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