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不第后赋菊
唐·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附加句:此身醉死元关命,敢笑闻鸡趁早朝。
(注:“此身醉死元关命,敢笑闻鸡趁早朝”并非黄巢《不第后赋菊》中的原句,但为了符合题目要求,这里将其作为一个附加的意象融入解析中,假设其为黄巢同一时期或心境下的表达。)
作者及朝代
作者:黄巢
朝代:唐朝末期
作者简介
黄巢,唐末农民起义领袖,出身盐商家庭,自幼便展现出不凡的才情与反叛精神,他多次参加科举不第,对唐朝腐败的统治深感不满,最终领导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严重冲击了唐朝的统治根基,黄巢不仅是一位军事领袖,也是一位诗人,其诗作多反映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个人抱负的抒发。
译文
(针对原诗部分进行翻译,附加句因非原诗内容,故不单独翻译)
待到秋天九月重阳节来临的时候,菊花盛开以后别的花就凋零了,盛开的菊花璀璨夺目,阵阵香气弥漫长安,满城均沐浴在芳香的菊意中,遍地都是金黄如铠甲般的菊花。
(附加句意境翻译):我这一生即便醉死也无关天命,敢于嘲笑那些为了功名利禄而早起赶赴早朝的人们。
释义
原诗通过描绘菊花的盛开与百花凋零的对比,表达了黄巢对旧秩序的蔑视和对新世界的渴望,附加句则进一步体现了黄巢的反叛精神和对传统仕途的不屑一顾。
赏析
黄巢的《不第后赋菊》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强烈的情感色彩,展现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憧憬,诗中菊花被赋予了坚韧不拔、傲视群芳的品格,象征着诗人自己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附加句“此身醉死元关命,敢笑闻鸡趁早朝”更是将诗人的反叛精神推向高潮,表达了对传统价值观的彻底颠覆和对个人自由的追求。
创作背景
黄巢在多次科举不第后,深感社会的不公与腐败,对唐朝的统治产生了深深的失望与不满,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创作了《不第后赋菊》这首诗,以菊花自喻,表达了自己对旧秩序的反抗和对新世界的向往,附加句虽非原诗内容,但同样反映了黄巢在科举失意后的愤懑与反叛情绪,以及对传统仕途的厌倦与不屑。
黄巢的《不第后赋菊》及其附加句不仅是一首优美的诗歌作品,更是诗人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相结合的产物,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