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江村
唐·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多病所须唯药物,微躯此外更何求。
祖师补处浣花村,会傍清江结茆舍。(此句为后人根据杜甫在浣花村的生活情境附会而成,非原诗内容,但可用于解析背景)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杜甫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一生坎坷,经历了唐朝由盛转衰的过程,其作品多反映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译文
清澈的江水曲折地绕村流过,长长的夏日里,村中的一切都显得那么幽静,堂上飞来飞去的燕子自由自在地生活着,水中鸥鸟也愿意和我亲近,老妻在纸上画着棋盘,幼子敲打着针作鱼钩,我老了,多病的身体需要的就是药物,除此之外,还有别的什么奢求呢?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杜甫在浣花村的生活场景,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享受,诗中通过描写自然环境的清幽、家庭生活的和谐,以及诗人自身的淡泊心境,表达了他对简单生活的满足和对自然的热爱。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村夏日的幽静景象,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和日常生活的刻画,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诗中“清江一曲抱村流”一句,以“抱”字生动地描绘了江水与村庄的亲密关系,营造出一种和谐宁静的氛围,而“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则通过动物的行为,进一步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是杜甫田园诗的佳作之一。
创作背景
“祖师补处浣花村,会傍清江结茆舍”这句虽非原诗内容,但反映了杜甫在浣花村的生活背景,公元760年(唐肃宗上元元年)夏,杜甫在朋友的资助下,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建起草堂,即后世著名的“杜甫草堂”,他度过了相对安定的几年时光,创作了大量反映田园生活和人民疾苦的诗歌,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反映了诗人对这段宁静生活的珍惜和享受。
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杜甫在浣花村的田园生活,也体现了他对自然、家庭和社会的深刻感悟,是杜甫诗歌中的一颗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