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名垂世端有数,利欲昏心喜乘罅。全诗是什么?

风云89个月前

诗词原文

警世

朝代:宋代

作者:陆游

功名垂世端有数,利欲昏心喜乘罅。

古来豪杰尽如此,一蹶终身不复振。

丈夫有志在四方,安能龌龊守一乡。

勿为浮名绊此身,且须高卧对清光。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功名流传后世确实有其定数,利欲熏心的人总爱寻找可乘之机,自古以来多少豪杰都因此陷入困境,一旦跌倒就再也难以振作,大丈夫应有志在四方,怎能局限于一地一乡,不要被浮名所束缚,不如高卧山林享受清静的月光。

释义

首联“功名垂世端有数,利欲昏心喜乘罅”直接点题,指出功名传世并非易事,而利欲往往使人迷失心智,寻找机会钻营,颔联“古来豪杰尽如此,一蹶终身不复振”通过历史例证,说明许多豪杰因利欲而失败,一旦跌倒便难以再起,颈联“丈夫有志在四方,安能龌龊守一乡”则表达了作者对于大丈夫应有远大志向的看法,不应局限于一地一乡,尾联“勿为浮名绊此身,且须高卧对清光”则是对读者的劝诫,不要被浮名所累,应享受自然与内心的宁静。

赏析

这首诗以警世为题,通过历史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于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诗中“功名垂世端有数”一句,既是对历史事实的总结,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提炼,而“利欲昏心喜乘罅”则揭示了人性中的弱点,即容易被利欲所迷惑,作者通过历史豪杰的失败案例,告诫人们要警惕利欲的危害,保持清醒的头脑,作者也表达了自己对于大丈夫应有志向的看法,认为大丈夫应志在四方,不应被一地一乡所局限,作者以劝诫的口吻,希望人们不要被浮名所累,应享受自然与内心的宁静,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陆游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南宋朝廷偏安一隅,外有强敌环伺,内有奸臣当道,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但多次被朝廷排挤和打压,在这样的背景下,陆游对于功名利禄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反思,他深知功名利禄并非人生全部,而真正的价值在于内心的追求和坚守,他创作了这首诗来警世醒人,希望人们能够摆脱利欲的束缚,追求更高尚的人生境界。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