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湘南逢雁
唐·钱起
湘江斑竹枝,锦翅鹧鸪飞。
莫道衡阳雁去无留意,
尊酒不空身见在,莫争天上少微星。
作者及朝代
钱起,唐代诗人,字仲文,吴兴(今浙江湖州市)人,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十年(751年)进士,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后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知制诰,晚年官至尚书郎,钱起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与郎士元齐名,世称“钱郎”,又与刘长卿并称“钱刘”,其诗以五言为主,多送别酬赠之作,风格清空闲远,尤善于写景,为大历诗风的杰出代表。
作者简介
钱起自幼聪颖好学,早年虽仕途不顺,但坚持不懈,终得进士及第,他一生仕途较为平稳,曾任多职,晚年更是官至尚书郎,其诗文名扬四海,为大历诗坛的领军人物之一,钱起的诗歌多抒发个人情感,描绘自然景物,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湘江两岸斑竹丛生,锦翅鹧鸪在空中飞翔,不要说衡阳的大雁飞去便无心思返回,只要酒杯不干涸,身体还在,就不要去争抢那天上稀少的微星。
释义
此诗以湘江斑竹和鹧鸪起兴,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豁达态度,斑竹和鹧鸪都是湘江地区的特有景象,象征着诗人的生活环境,而“莫道衡阳雁去无留意”一句,则借雁南飞之景,暗喻人生离别与漂泊,后两句“尊酒不空身见在,莫争天上少微星”则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珍惜和对名利的淡泊,认为只要身体健康,酒杯不空,就应珍惜当下,不必去争抢那些虚无缥缈的名利。
赏析
此诗以景起兴,情景交融,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诗人通过对湘江斑竹和鹧鸪的描绘,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略带哀愁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基调,后两句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珍惜和对名利的淡泊,这种豁达的人生态度,不仅体现了诗人的个人修养,也反映了唐代士人追求自由、超脱的精神风貌。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作于钱起仕途较为平稳的时期,在唐代,士人普遍追求功名利禄,但钱起却能保持一种超脱的心态,对名利持淡泊态度,这首诗正是他这种心态的写照,通过描绘湘江的自然景象和抒发对人生的感悟,诗人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热爱和对名利的淡泊,展现了他豁达、超脱的人生态度,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士人追求自由、超脱的精神风貌,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