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然投檄径归去,短篷卧听钱塘潮。上一句是什么?

风云86个月前

诗词原文

湘水吟

宋·宋无

身在三湘四水间,

行吟年复又一年。

更将雅意凌云笔,

醉折奇花五色笺。

岸阔樯乌飞不定,

霜高月白夜无边。

不然投檄径归去,

短篷卧听钱塘潮。

作者及朝代

作者:宋无

朝代:宋代

作者简介

宋无,字子虚,号晞颜,苏州(今属江苏)人,元末明初诗人,他生于乱世,一生未仕,以诗文名世,宋无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与对时局的感慨,他的作品在元末明初的文坛上占有一定的地位,对后世也有一定影响。

译文

我身处三湘四水之间,年复一年地在这里行吟,我用着凌云之志的雅致之笔,醉意中折下五色奇花来书写诗篇,宽阔的江岸边,乌黑的桅杆随风摇曳不定,霜高的夜晚,月光皎洁,夜色无边,如果不然,我就投递辞呈径直归去,驾着小船,在短篷下躺着聆听钱塘江的潮水声。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三湘四水间行吟的生活状态,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时局的无奈,诗中“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直接点明了诗人的生活环境与生活方式;“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则展现了诗人的才情与豪情;“岸阔樯乌飞不定,霜高月白夜无边”描绘了江边的自然景色,寓含了诗人内心的动荡与不安;“不然投檄径归去,短篷卧听钱塘潮”则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逃避。

赏析

这首诗以行吟为主题,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诗人的内心感受,展现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诗中“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也暗示了他对时局的无奈与逃避,而“不然投檄径归去,短篷卧听钱塘潮”一句,则更是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厌倦,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

创作背景

宋无生活在元末明初的乱世之中,社会动荡不安,民不聊生,他一生未仕,以诗文为伴,过着漂泊不定的生活,这首诗正是他在三湘四水间行吟时所作,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时局的无奈,也反映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逃避,在乱世之中,诗人选择以诗酒为伴,以自然为友,以此来寻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由。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