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旅思
朝代:清代
作者:沈受宏
征袂拂霜晨唤马,驿窗剪烛夜题诗。
关山迢递人千里,风月凄清梦几时。
野旷鸟啼霜满树,村荒犬吠月当篱。
长途寂寞谁为伴,只有寒灯照客思。
作者简介
沈受宏,字大生,一字揆度,号揖山,又号闲止居士,安徽当涂人,清代文学家、诗人,沈受宏自幼好学,博览群书,工诗善文,尤精音韵之学,其诗作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深受时人好评,他一生游历广泛,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其诗作也多反映旅途所见所感,充满生活气息。
译文
清晨,我穿着沾满霜露的衣袖,轻轻拂去上面的露珠,呼唤着马匹踏上征途,夜晚,在驿站的小窗前,我剪短蜡烛的芯子,借着微弱的烛光题写诗句,关山重重,路途遥远,我与亲人相隔千里之遥,在这凄清的风月之夜,不知何时才能重逢,旷野中,鸟儿在霜冻的树枝上啼叫,村庄荒凉,狗在月光照耀的篱笆旁吠叫,在这漫长的旅途中,寂寞难耐,只有那盏寒灯陪伴着我,映照着我内心的思绪。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旅途中的孤独与思念之情,首联“征袂拂霜晨唤马,驿窗剪烛夜题诗”通过清晨唤马和夜晚题诗两个场景,展现了诗人旅途的艰辛与文化的情怀,颔联“关山迢递人千里,风月凄清梦几时”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和无法相见的无奈,颈联“野旷鸟啼霜满树,村荒犬吠月当篱”以自然景象烘托出旅途的荒凉与寂寞,尾联“长途寂寞谁为伴,只有寒灯照客思”则直接点出了诗人的孤独与对家的渴望。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旅途中的所见所感,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诗人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如“霜晨”、“驿窗”、“关山”、“风月”等,营造出一种凄清、荒凉的氛围,从而更加凸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诗人还巧妙地运用“唤马”、“剪烛”、“题诗”等文化元素,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人情怀,整首诗语言优美,韵律和谐,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沈受宏在旅途中所作,当时,他或许正远离家乡,独自一人在外漂泊,面对漫长的旅途和无尽的思念,诗人心中充满了孤独与无奈,他将自己的情感融入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将旅途的艰辛与对家的渴望展现得淋漓尽致,这首诗不仅反映了诗人个人的情感经历,也具有一定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意义,展现了古代文人在旅途中的艰辛与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