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雨三日天沉阴,西溪水长二尺深。的解释

春秋86个月前

诗词原文

西溪行

朝代:宋代

作者:陆游

雾雨三日天沉阴,

西溪水长二尺深。

舟行十里画屏上,

身似山僧不羡人。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连续三天的雾雨使得天空阴沉灰暗,

西溪的水位因此上涨了二尺之深。

我乘着小舟在这如画的屏风般的美景中行了十里,

感觉自己就像那山中不羡世俗的僧人。

释义

首句“雾雨三日天沉阴”描绘了连续多日的阴雨天气,营造出一种压抑而沉闷的氛围;次句“西溪水长二尺深”则具体说明了雨水对西溪水位的影响,增加了画面的立体感,第三句“舟行十里画屏上”以“画屏”比喻沿途的风景,展现了西溪美景如画的特点;末句“身似山僧不羡人”则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心境。

赏析

这首诗以景起兴,寓情于景,通过描绘西溪在连续阴雨后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诗中“雾雨”、“沉阴”、“水长”等词语,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暗含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而“舟行十里画屏上”一句,更是将西溪的美景比作一幅流动的画卷,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概括力和审美感受力,末句“身似山僧不羡人”则点明了诗人的心境,表达了他对名利场的厌倦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但仕途坎坷,多次遭贬,这首诗可能是在他被贬谪期间,游历西溪时所作,面对自然美景,诗人暂时忘却了尘世的烦恼和忧愁,内心得到了片刻的宁静和超脱,这首诗不仅是对西溪美景的赞美,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真实写照,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陆游在逆境中依然保持高洁情操和乐观态度的精神风貌。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