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秦吴万里行几遍,莫恨尊前绿鬓凋。
此句出自唐代诗人韦庄的《送人归吴》,全诗如下:
江头夜宿待残潮, 水国春寒闭寂寥。 楚客不归何处去, 秦吴万里路迢迢。 船中有酒壶中月, 岸上无人水自流。 秦吴万里行几遍, 莫恨尊前绿鬓凋。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庄(约836年-约910年)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庄,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他生活在晚唐至五代十国这一动荡时期,曾任前蜀宰相,其作品多反映战乱离愁和个人情感,风格清丽温婉,对后世词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译文
在江边夜宿等待退去的潮水,水乡春寒料峭,四周一片寂寥,远行的楚地客人不归往何处?秦地与吴地相隔万里,路途遥远,船舱里有酒,壶中映着明月,岸上无人,江水独自流淌,在这秦吴之间往返了无数次,不要怨恨酒宴前青春年华的消逝。
释义
此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归吴的送别之情,以及对旅途劳顿、岁月流逝的感慨,通过描绘江边夜宿、春寒寂寥的景象,以及船中酒、壶中月、岸上无人等细节,营造出一种孤独而深远的意境,最后两句“秦吴万里行几遍,莫恨尊前绿鬓凋”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友人频繁奔波的同情,以及对青春易逝的无奈与释然。
赏析
韦庄此诗以景寓情,情景交融,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送别时的场景与心境,前两句以“江头夜宿”和“水国春寒”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基调,中间两句通过“楚客不归”和“秦吴万里”的对比,突出了旅途的艰辛与遥远,最后两句则以“秦吴万里行几遍,莫恨尊前绿鬓凋”作为总结,既表达了对友人奔波劳碌的同情,又体现了对人生无常、青春易逝的深刻认识,情感真挚而深沉。
创作背景
韦庄生活在晚唐至五代这一社会动荡不安的时期,战乱频繁,民不聊生,他本人也曾多次流离失所,饱尝战乱之苦,这首诗很可能是他在送别友人归吴时,触景生情,有感而发,通过描绘送别场景和抒发个人感慨,诗人表达了对友人归途的关切与祝福,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人生无常、青春易逝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