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树好风莺独语,夜窗细雨燕相依。全诗是什么?

风云86个月前

诗词原文

春夜寄怀

唐·刘沧

晓树好风莺独语,夜窗细雨燕相依。

远书珍重何曾达,归梦殷勤易夕违。

幽径草香频欲醉,小轩花落悄无啼。

此情此景谁能解,唯有孤灯照客衣。

作者简介

刘沧,唐代晚期诗人,生卒年不详,字蕴灵,鲁人(今山东一带),他的诗作以清新自然、情感细腻著称,多抒发个人情感及对自然景物的感悟,虽然他的作品在唐代诗坛上不算特别突出,但仍有不少佳作流传至今,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

译文

清晨的树木在微风中摇曳,黄莺独自啼鸣;夜晚的窗前细雨绵绵,燕子相互依偎,远方的书信多么珍贵却难以送达,归乡的梦境总是轻易地在黄昏时分破灭,幽静的小径上,草香扑鼻,让人频频欲醉;小巧的轩窗前,花儿默默凋零,没有一声啼哭,这样的情景,谁能理解我心中的感受呢?只有那孤独的灯光,默默照耀着我这漂泊异乡人的衣裳。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清晨与夜晚的自然景象,以及书信难达、归梦易碎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和孤独漂泊的无奈,诗中“晓树好风莺独语,夜窗细雨燕相依”两句,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宁静,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思念。

赏析

这首诗以景寓情,情景交融,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巧妙地传达了诗人的情感世界,首联“晓树好风莺独语,夜窗细雨燕相依”以对比的手法,展现了清晨与夜晚的不同景象,同时寓含了诗人孤独与渴望陪伴的心情,颔联“远书珍重何曾达,归梦殷勤易夕违”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归乡无望的无奈,颈联“幽径草香频欲醉,小轩花落悄无啼”进一步以自然景物烘托诗人的心境,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哀愁的氛围,尾联“此情此景谁能解,唯有孤灯照客衣”则点明了诗人的孤独与无奈,将全诗的情感推向高潮。

创作背景

这首诗很可能是刘沧在异乡漂泊时所作,唐代晚期,社会动荡不安,许多文人墨客因仕途不顺或战乱等原因而流落他乡,刘沧作为其中之一,在异乡的生活中,难免会感到孤独与思念,这首诗正是他在某个春夜,面对窗外的自然景象,心中涌起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从而创作出来的,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家乡的眷恋和对未来的迷茫,以及他在异乡漂泊中的孤独与无奈。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