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病中思
唐·卢延让
人笑黠痴俱得半,自怜贫病每相兼。
闲吟虽得千般好,不奈秋来病又添。
作者简介
卢延让,字延之,唐代晚期诗人、文学家,生卒年不详,大致活动于晚唐至五代十国初期,他才华横溢,但仕途不顺,一生多辗转流离,生活贫困,卢延让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在诗中抒发个人情感与人生感悟,对后世有一定影响。
译文
人们笑我聪明与愚笨各占一半,我自嘲贫穷与疾病总是相伴相随,虽然闲暇时吟诗能得千般乐趣,但无奈一到秋天,疾病又添了几分。
释义
“人笑黠痴俱得半”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性格的自我评价,既有聪明机智的一面,也有被人视为愚笨的时候,这种自我评价带有自嘲的意味。“自怜贫病每相兼”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自己生活状况的感慨,贫穷与疾病如影随形,让他深感无奈与自怜。“闲吟虽得千般好”说明诗人在闲暇时通过吟诗来寻找乐趣,这种乐趣是多种多样的。“不奈秋来病又添”则点出了诗人因病痛加剧而更加苦闷的心情。
赏析
这首诗以自嘲的口吻,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生活状态的深刻反思与无奈感慨,首句“人笑黠痴俱得半”以幽默的方式展现了诗人的复杂性格,既聪明又愚笨,这种矛盾的性格使得他在人际交往中显得独特而复杂,次句“自怜贫病每相兼”则直接点出了诗人生活的艰辛与不幸,贫穷与疾病成为他生活中的常态,让他深感无奈与自怜,后两句“闲吟虽得千般好,不奈秋来病又添”则通过对比,进一步突出了诗人因病痛加剧而更加苦闷的心情,尽管吟诗能带来乐趣,但疾病的困扰却让他无法真正享受这种乐趣,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卢延让晚年时期,当时他生活贫困,疾病缠身,心情苦闷,在这样的背景下,他通过写诗来抒发内心的感慨与无奈,诗中既表达了对自己性格的自我评价,也抒发了对生活状况的深刻反思与无奈感慨,通过自嘲与对比的手法,诗人成功地传达了自己因病痛加剧而更加苦闷的心情,同时也展现了他在困境中依然保持乐观与坚韧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