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海愁
唐·李群玉
外大瀛海环九洲,无有一洲无此愁。
风高浪急人难渡,月暗云深鸟易迷。
万里烟波何处是,孤帆遥望泪沾衣。
浮生若梦须臾过,唯愿平安到故扉。
(注:此诗为虚构创作,以符合题目要求,历史上并无确切记载李群玉写过此诗,但李群玉是唐代著名诗人,以其清新的诗风和边塞诗著称,故以此身份虚构此诗。)
作者简介
李群玉,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字文山,澧州(今湖南澧县)人,早年曾游历四方,后隐居衡山,他的诗作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而著称,尤其擅长边塞诗和山水田园诗,李群玉的诗风独特,既有唐代的雄浑壮丽,又不失个人的细腻温婉,是唐代诗坛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译文
在广阔无垠的大海中环绕着九个大陆,没有一块大陆不承载着这份忧愁,风高浪急,人们难以渡过这茫茫大海;月暗云深,鸟儿也容易迷失方向,万里烟波浩渺,何处是归途?孤帆远影,遥望远方,泪水沾湿了衣襟,人生如梦,转瞬即逝,只愿能够平安回到故乡的门槛。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大海的浩瀚与危险,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旅途的忧虑和对故乡的深深思念,诗中“外大瀛海环九洲,无有一洲无此愁”一句,既展现了大海的广阔,又暗示了人生旅途中的普遍忧愁,接下来的诗句则通过具体的景象描写,如“风高浪急”、“月暗云深”等,进一步渲染了旅途的艰难与孤独,诗人以“浮生若梦”作为总结,表达了对人生短暂与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平安归乡的渴望。
赏析
这首诗以海为背景,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观与人生哲理,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使得整首诗既具有画面感,又富有哲理意味,诗人通过对比与象征的手法,将大海的浩瀚与人生的无常相结合,使得整首诗的主题更加鲜明突出,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押韵和节奏等诗歌技巧,使得整首诗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感。
创作背景
(虚构)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群玉游历四方、历经人生沧桑之后,在长期的漂泊生涯中,诗人深刻体会到了人生的无常与艰难,同时也对故乡产生了深深的思念,在一次航行中,诗人面对茫茫大海,心中涌起了无限的感慨与忧愁,于是写下了这首《海愁》,通过这首诗,诗人不仅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还表达了对人生旅途的深刻思考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