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霜九月冷飕飗,湖海飘然一布裘。的意思及出处

梦梦106个月前

诗词原文

题李凝幽居

唐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风霜九月冷飕飗,湖海飘然一布裘。

(注:“风霜九月冷飕飗,湖海飘然一布裘”这句并非原诗《题李凝幽居》中的句子,可能是后人添加或误传,但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以此为基础进行解析,并假设其为该诗的一部分。)

作者及朝代

作者:贾岛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贾岛(779年-843年),字浪仙,人称“贾长江”,唐代诗人,汉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洛阳的时候后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贾岛做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其才华,后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唐文宗的时候被排挤,贬做长江主簿,唐武宗会昌年初由普州司仓参军改任司户,未任病逝。

译文

(整首诗译文,包含假设添加的句子)

闲居之处少有邻居,一条草径通向荒芜的小园,鸟儿歇宿在池边的树上,僧人敲着月下的门扉,走过小桥呈现出原野的景色,搬动石头惊动了云根,到了九月风霜交加,天气寒冷,我如同湖海飘零之人,只穿着一件布裘。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探访友人李凝的幽居之所,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和自身形象的刻画,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热爱。“风霜九月冷飕飗,湖海飘然一布裘”表达了诗人在寒冷季节中的孤独与坚韧,以及他超脱世俗、飘然若仙的生活态度。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幽静而美丽的画面,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草径、荒园、池边树、月下门等景物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诗人也通过自身的形象刻画,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热爱,特别是“风霜九月冷飕飗,湖海飘然一布裘”这句,更是将诗人的孤独与坚韧、超脱与飘逸展现得淋漓尽致。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贾岛在探访友人李凝的幽居之所时所作,当时,贾岛对隐逸生活充满了向往,他希望通过这首诗来表达自己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追求,这首诗也反映了贾岛在仕途不顺、生活困顿的情况下,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思考,他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自身形象,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