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杂颂
宋·陆游
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
睡起莞然成独笑,诗成欲写复嬾去,
诵似溪友声泠泠,风定池莲自在香。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纸围屏风石作枕头,身边一方竹床多么简朴又大方,手觉得疲倦抛开了书本,不觉斜倚着枕进入了梦乡,午睡醒来不觉精神爽朗,独自会心一笑,吟成的诗作想写下来却又觉得兴致已阑,还是让它像山间溪水的声音一样泠泠作响吧,微风吹停,池中的荷花也显得那样自在,它散发出的缕缕清香使人心境坦然。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陆游在山居生活中的闲适与自在,首句写居室的简陋与环境的清幽,次句写午睡初醒的惬意,后两句则通过“诗成欲写复嬾去”与“诵似溪友声泠泠”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声的喜爱与对文字创作的随性态度,以及风定池莲自在香的宁静景象,进一步烘托出诗人内心的淡泊与宁静。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山居生活的闲适与自在,诗人通过描绘纸屏、石枕、竹床等简朴的居室陈设,以及午睡初醒后的惬意感受,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宁静氛围,后两句则通过对比与象征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声的喜爱与对文字创作的随性态度,诗人虽然诗兴大发,但并未急于将诗作写下来,而是让它像山间溪水的声音一样自然流淌,这种随性而为的态度,正是诗人内心淡泊与宁静的体现,风定池莲自在香的景象,也进一步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陆游在山居期间所作,陆游一生仕途坎坷,多次遭贬谪,晚年更是退居山阴,过着简朴而宁静的生活,在这首诗中,诗人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自己在山居生活中的闲适与自在,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也反映了诗人深邃的人生哲理和豁达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