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年到处稻粱满,胡不暂下栖沙汀?的解释

梦梦9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池鹤二首·其一

唐·白居易

高竹笼前无伴侣,乱鸡群里有风标。

低头乍恐丹砂落,晒翅常疑白雪消。

转觉鸬鹚毛色下,苦嫌鹦鹉语声娇。

临风一唳思何事?怅望青田云水遥。

池鹤八绝句·其四

唐·白居易

池中此鹤鹤中稀,恐是辽东老令威。

带雪松枝翘膝胫,放花菱叶掩巢扉。

低回且向笼间宿,奋迅终须天外飞。

丰年到处稻粱满,胡不暂下栖沙汀?

作者及朝代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被誉为“人民诗人”,白居易的诗作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各种矛盾,表达了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同时也展现了他个人的政治抱负和人生理想。

译文

池鹤八绝句·其四

池塘中的这只鹤是鹤中少有的珍稀品种,恐怕它就是辽东那位传说中的老令威吧,它带着雪的松枝翘在腿胫上,菱叶开花时掩映着它的巢穴,它低回地在笼中栖息,但心中始终怀着奋飞天际的志向,如今丰收之年,到处稻谷满仓,粮食充足,你为什么不暂时飞下来栖息在沙洲上呢?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只笼中鹤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对自然的向往,以及对现实束缚的无奈和抗争,鹤作为高洁、自由的象征,被囚禁在笼中,虽然享受着丰衣足食的生活,但内心却渴望自由飞翔,诗人借此抒发了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

赏析

这首诗以鹤为题材,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鹤的高洁、孤傲和向往自由的精神,诗人通过对比鹤在笼中的生活与在野外的自由飞翔,表达了对自由的渴望和对现实的批判,诗中也透露出一种无奈和抗争的情绪,反映了诗人对现实束缚的深刻认识和对自由的执着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白居易晚年时期,当时他仕途不顺,政治抱负难以实现,内心充满了苦闷和无奈,他通过描绘鹤的形象,寄托了自己对自由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批判,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社会对于个人自由和理想的束缚,以及诗人对于这一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和抗争。

《池鹤八绝句·其四》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具有深刻内涵和广泛影响力的诗歌作品,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由的渴望、对现实的批判以及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