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晴天宇色正青,群鸿高骞在冥冥。上一句是什么?

梦梦106个月前

诗词原文

鸿雁

唐·杜甫

新晴天宇色正青,群鸿高骞在冥冥。

望极不知何处去,归巢应已近边庭。

作者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天空刚刚放晴,天色蔚蓝清澈,一群鸿雁高高地飞翔在遥远的天际,远远望去,不知道它们飞往何方,但猜想它们归巢之时应该已经接近了边疆的庭落。

释义

新晴:刚放晴的天气。

天宇:天空。

色正青:颜色蔚蓝清澈。

群鸿:一群鸿雁。

高骞:高高地飞翔。

冥冥:高远的样子,形容天空高远辽阔。

望极:极目远望。

边庭:边疆的庭落,这里指鸿雁可能飞往的远方。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新晴天空下鸿雁高飞的壮丽景象,首句“新晴天宇色正青”点明了时间和天气,为全诗铺设了一个清新明丽的背景,次句“群鸿高骞在冥冥”则直接描绘了鸿雁高飞的场景,通过“高骞”和“冥冥”两个词,生动地展现了鸿雁翱翔天际的雄姿,后两句“望极不知何处去,归巢应已近边庭”则通过诗人的想象,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内容,表达了诗人对鸿雁归巢的关切和遐想。

整首诗意境开阔,情感真挚,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又寄托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牵挂,通过鸿雁这一形象,也寓意了诗人对人生道路和归宿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具体创作时间已难以考证,但从诗的内容和风格来看,很可能是杜甫在晚年时期所作,此时的杜甫已经历了人生的种种坎坷和磨难,对人生和社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感悟,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描绘鸿雁高飞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人生道路和归宿的深刻思考,同时也寄托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牵挂,这种情感在杜甫的晚年诗歌中尤为常见,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洞察和真挚情感。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