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观前雨湿衣,石帆山下叩渔扉。的意思及出处

风云86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行

宋·释绍嵩

千秋观前雨湿衣,石帆山下叩渔扉。

白云深处无人识,独倚松风看落晖。

作者简介

释绍嵩,宋代僧人、诗人,生卒年不详,他游历广泛,善于以诗记录旅途所见所感,作品多描绘山水自然,风格清新脱俗,富有禅意,虽然他的生平事迹记载不多,但从其诗作中可以感受到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佛教禅理的深刻体悟。

译文

在千秋观前,细雨绵绵打湿了衣裳,我走到石帆山下,轻轻敲响了渔人的小屋门扉,在那白云缭绕的深处,无人知晓我的到来,我独自倚靠在松树旁,静静地看着夕阳余晖洒落。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雨中行走,探访山间古迹与渔家的情景,首句“千秋观前雨湿衣”点明了时间和环境,雨中的行走增添了几分诗意与清幽;次句“石帆山下叩渔扉”则展现了诗人对渔家生活的向往与探访;后两句“白云深处无人识,独倚松风看落晖”则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享受自然之美的心境。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清新脱俗的山行图景,诗人通过“雨湿衣”、“叩渔扉”、“无人识”、“独倚松风”等细节描写,展现了自己在山水间寻求心灵慰藉的旅程,诗中“白云深处”与“独倚松风”的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之美,更寓含了诗人对超脱尘世、追求内心宁静的向往,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富有禅意与诗意。

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虽无确切史料记载,但可以从诗中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佛教禅理的深刻体悟,宋代是中国文化繁荣的时期,佛教文化也得到了广泛传播,释绍嵩作为一位僧人诗人,他的诗作往往融合了佛教思想与自然美景的描绘,这首诗可能是在他游历山水、探访古迹的过程中,有感而发,记录下了自己在山间行走、探访渔家的所见所感,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佛教禅理的独到理解。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