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野烟云横惨淡,暮天楼阁倚参差。出自哪首诗?

春秋86个月前

诗词原文

秋日登楼

唐·杜牧

秋野烟云横惨淡,暮天楼阁倚参差。

孤城树色迷远近,一片江声到海涯。

多病故人疏旧雨,残年心事付沙鸥。

西风漫漫吹黄叶,独倚危楼看落霞。

作者简介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他生活在晚唐时期,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以别于李白与杜甫,杜牧的诗歌明丽隽永,绝句诗尤受人称赞,其文以议论见长,抒情、议论、叙事融为一体,风格多样,内容广阔。

译文

秋天的田野上烟云弥漫,天色惨淡,傍晚时分,楼阁在暮色中若隐若现,高低错落,孤城的树影模糊了远近的界限,江水的波涛声一直传到海角天涯,因为多病,老朋友也疏远了,如同旧时的雨不再来;晚年心事重重,只能寄托给飞翔的沙鸥,西风猛烈地吹着,黄叶纷飞,我独自倚在高楼之上,望着天边渐渐落下的晚霞。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傍晚时分登高远望所见的景象,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寂寞和对往事的感慨,诗中“秋野烟云”、“暮天楼阁”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苍茫、凄凉的氛围,而“孤城树色”、“一片江声”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孤独感,最后两句,诗人以“多病故人疏”和“残年心事付沙鸥”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友情逝去的无奈与感慨。

赏析

这首诗在写景上富有层次感和立体感,通过“秋野烟云”、“暮天楼阁”等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秋日傍晚的苍茫与凄凉,诗人也巧妙地运用象征和隐喻手法,将内心的孤独、寂寞和对往事的感慨融入其中,使得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在表达上,诗人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杜牧晚年时期,当时他身处晚唐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的背景下,个人生活也经历了诸多变故,诗人通过登高远望,将内心的孤独、寂寞和对往事的感慨融入诗中,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友情逝去的无奈与感慨,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思想内涵。

文章下方广告位